超过10MW的太阳能建案则有1 kWh 4,900 IRR的补贴价格。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利用到哪怕只是一部分的太阳能,这都将极大地帮助我们为未来寻找到清洁、便宜和可靠的能源。催化剂的作用是加速化学反应,因此每个细胞都能更高效地制造氢气或者碳基燃料。
内特对清洁能源的兴趣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当时他和父亲为了给车加油要排好几个小时的队。内特团队的研究工作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理念:太阳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可靠、最充沛的可再生能源。他说他那时就想要投身能源研究。太阳能燃料就是我所说的奇迹之一,它可以解决没有阳光照射时的能源储存问题,还能为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提供更易用的能源。内特说:我们想在自然方法的启发下创造一种太阳能燃料,和人类受到鸟类飞行的启发而发明飞机一样。
但你不会用羽毛来造飞机,我们也不打算利用叶绿素和生物系统做一个人造光合作用系统,因为我们能做得更好。尽管内特和他的团队目前仍处于这项研究的最初阶段,但他们有理由对前景保持乐观,毕竟把阳光转化成化学能是植物每天都在干的事儿。金融资本持续、规模化获取电站的手段主要是两个:大规模收购和投资新建大型电站。
再比如老红的一位金融意识和动员能力极强的朋友,用了一年半时间,也是通过整合资源,初步形成了险资最终持有电站、EPC和其它金融机构在不同阶段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独特商业模式。但是,目前这个市场是群雄并起、标准缺失,很容易乱棍打死老师傅的。因为这个市场,才刚刚开始,充满了诱惑。一个原因是,能够和值得争取的大型光伏电站投资机会在减少。
在光伏电站建设市场,这位朋友不停奔波、乐此不彼。果然两天后就有国际著名投资机构增资联合光伏的信息公开。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在光伏电站市场,金融资本是悄悄的来,但不会悄悄的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这一市场环境的不成熟和金融手段的特殊性。造成金融资本在光伏电站建设市场,当前投资困惑的原因是两方面。在老红看来,前者的选择是正确的,后者的选择有待观察。
2011年8月1日,国家实行光伏发电补贴电价后,作为金融资本的代表,2012年11月郑建明通过收购顺风光电来了,2013年6月招商新能源(联合光伏)通过收购金宝利来了,接着史玉柱、江山控股、中民投等也来了。同时,为了表示对于这一市场和自己商业模式的自信,联合光伏干脆拟更名为熊猫绿色能源。不仅中国如此,金融市场繁荣的美国也是如此。比较2016年的34GW,2017年的中国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应当是趋于下降的。
但是比较可能的下降幅度,这一市场中金融资本对于投资机会期望值的下降幅度却要大得多。金融资本也有坚定并乐观地深耕这个产业的,乐观源自独特的商业模式。
但是几年后,郑建明的光伏版图已经大幅收缩,在2016年大小光伏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顺风清洁能源却亏损21.1亿元。光伏电站建设市场成为金融资本的伤心之地已经不是一天了。
擅长通过互联网技术搜索屋顶的Sungevity,可能恰是因为金融手段的失当使它不久前宣布破产。史玉柱的绿巨人,也早已不见踪迹。对于前者,作为只有五年时间的新兴市场,值得收购的电站已经被收购得差不多了,不值得收购的电站永远也不值得收购;对于后者,由于限电、补贴等原因,西部大型电站建设机会短期内机会全无。在看到《有钱就投资哪几家光伏企业?》的当天,李原对老红说:很快我要让你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而由于政策的导向是加速提升光伏产品技术水平原因,使得没有产品优势的金融资本,在东部领跑者项目竞标时严重缺乏竞争力,2017年后这一细分市场的投资机会也会大幅减少。老红曾用一年时间研究呼声颇高的光伏产业融资难问题,结论大出意外,光伏产业融资一点都不难!比如朱共山曾说协鑫的规模融资成本不比国有企业更高,再比如一家上市光伏产品加工企业老板说他的融资成本是年化百分之五强!与光伏产品加工企业同台竞争光伏电站建设市场,金融资本缺少光伏产品供给优势不足为奇,但是如果融资成本也缺少优势的话,对于这个市场恐怕只能是望洋兴叹、另图他策了。
老红曾对一位金融资本企业的老板说,光伏电站投资的理想市场环境应当是:各环节标准完善,债务市场支持加工企业建设电站,资本市场支持金融资本收购电站,保险市场支持险资长期持有电站。因为即使2017年的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不减少,金融资本恐怕也一时再难找到过去几年高昂地投资激情
但西方太阳能公司称,尽管尚德、超日和赛维LDK等出现债务违约的中国大型太阳能公司的贷款回收率很低,中国的银行依然向存活下来的企业发放大量贷款。报道称,去年夏末,中国开始公开考虑削减给国内太阳能电池板买家提供的补贴。
按照一项名为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中国希望于7年内在多个产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其中包括飞机、高铁、计算机芯片和机器人。这种增长迫使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仓促撤退。
这些政策始于太阳能产业,目前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开始在较高的经济层面发挥影响力,华盛顿美国商会大中华区主任王杰说。美国和欧洲的商业团体一直警告称,中国制造2025计划将让更大范围内的西方企业面临已经改变了太阳能产业的那种有政府背景的竞争。驻北京的太阳能行业资深顾问韩飞说。高松的公司业务枯竭,裁掉了一半的工人。
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将产品降价逾四分之一,这导致全球价格暴跌。四年前,他在自家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发现这方面有利可图,于是开始进入这一行业,为其他人安装。
现在中国的政策转变和商业决策,也可能会产生一度由华盛顿、纽约和底特律的权力中间人所带来的这种全球影响。到去年夏天,他和一个拥有50名员工的团队每月都为近100个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系统。
在中国的一点小小振荡,就可能导致世界各地的价格暴跌。据美国《纽约时报》4月12日报道,拉塞尔阿布尼在美国太阳能行业工作,以此养育了两个孩子。
该计划与十年前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热潮相呼应,但要动用更多资金。过去十年中,他在美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公司担任设备工程师,有一份不错的薪水。其中也包括阿布尼的公司。他之前是一个有机水果零售商,住在中国城市武汉。
凭借政府雄厚的财力、日渐成熟的技术和让自身摆脱对外企依赖的综合计划,中国有意成为再生能源、大数据和自驾车等未来产业的主导者。报道称,从2007年到2012年,中国的太阳能发电量有了十倍以上的增长。
世界十大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中有六个来自中国,其中包括前两名。然后,中国震撼了全球的太阳能业务,也改变了这两个人的生活。
美国家庭后院和太阳能发电厂的许多太阳能电池板都是中国公司制造的。但经济学家和商业团体发出警告,称中国的工业雄心已经进入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新阶段。